這間公司,一天可以“生產”4000篇文章,被Wired雜志稱為網絡界的“福特汽車”,比喻它如同汽車公司量產汽車的模式當時為市場帶來的影響,這些文章,都到了各大入口網站、各大媒體網站,做他們的“OEM”,此外,Demand Media自己也有自己的媒體通路,大約有65個子站。
有趣的是,一共有高達6000位寫手在寫文章,絕大多數是兼職在家、分散于世界各地,有的是作家,有的是編輯,有的是美術……這些文章進入他們的核心叫“Demand Studios”,如同生產線,機器負責在中間輸送東西和檢查,每一關再由“真正的人類”來塑模、上漆、栓緊、貼布………。他們說,一篇文章大約都會被11個人“經手”過,這11個人會對這篇文章做一共15件“加工”動作。
他們還會聰明的選擇該寫哪篇文章,比方說,他們會分析從搜索引擎點進來自己網頁的人,他們發現,大概有10萬人打算想搜尋“天燈”(flying paper laterns),于是他們就趕緊號召寫手寫了好幾篇關于“天燈”的制作方式、參觀地點…也因此果然在后面的幾個月吸引了高達2萬位的天燈搜尋者來看--
Demand Media從2009年起,即以非常低調但非常迅速的速度在往上沖,在當年七月已成美國第24名,到了2011年1月,已成為整個網絡上流量第13大的網站集團,他們的網站,一個月可吸引7千5百萬不重復拜訪者!
這7千5百萬不重復拜訪者,有大宗一定是來自于搜索引擎。因此,Google這個“打擊內容農場”的消息對DMD可說是“利空”?